快速导航栏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党团建设> 团支部建设
劳创生声|躬耕致知 创启新程
发布时间:2025-04-07  点击量:
  春意渐浓的4月7日,24学前14班全体同学齐聚11号楼204教室,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理论课。辅导员魏维老师以“劳动赋能成长”为主线,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剖析与思维碰撞,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关于劳动价值与青春使命的深度对话。

以法为盾 筑牢劳动安全防线

“劳动不仅是汗水与收获,更需敬畏规则、守护生命。”课程伊始,魏维老师以严肃而关切的口吻,聚焦劳动权益与安全防护。通过触电事故、机械操作失误等案例,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轻视安全细则的惨痛代价。

“原来擦玻璃时不系安全带、使用电器不检查线路,都可能让劳动变成悲剧!”一位同学在课堂笔记中写道。随堂开展的劳动安全意识测评更让全场陷入沉思——高达80%的同学自评存在“偶尔图省事简化流程”的心理。魏维老师敲响警钟:“真正的劳动教育,首先要教会我们以科学精神敬畏生命,用法律铠甲护航成长。”

五育融合 重构劳动认知图景

“在劳动周开始之前,你们心中的劳动教育是什么?”魏维老师抛出问题,同学们的回答此起彼伏:“打扫卫生”“去幼儿园实践”“学习收纳整理”……

魏维老师并未直接评价,而是分享了与家人一起尝试烘焙的故事:“当蛋挞的香气从烤箱溢出的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——劳动是创造美的过程,是让快节奏生活‘慢下来’的心灵疗愈。” 

这一鲜活案例引发热烈讨论。玄佳慧同学联想到:“我在网上刷到过一个幼儿园的劳动课,小朋友们系着围裙揉面团、烧火做饭、刮鳞杀鱼,他们动作沉着、配合娴熟——原来劳动能让孩子的手眼协调、耐心与创造力同步生长!”

金美则反思家庭劳动分工:“以前总觉得家务是妈妈的‘专属’,但老师说的‘女性可以靠双手创造面包’点醒了我,劳动平等才是美好生活的基石。” 

此刻,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已悄然延展:劳动不仅是体力付出,更是五育融合的纽带——

在烹饪中感悟化学变化(智育),在实践中体味创造之美(美育),在协作中培养责任意识(德育),在流汗中锤炼坚韧品格(体育)。

技术赋能 锻造不可替代竞争力

“当AI能写代码、绘图纸、甚至设计课程,我们何以立足?”面对技术浪潮的叩问,魏维老师以“图灵测试”与当代AI伦理困境为引,揭示劳动教育的时代命题:“机械性重复劳动终将被取代,但人类的创造力、共情力与系统性思维永远无可替代。”

同学们展开讨论,王欣悦同学发表观点,她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展开推演:“未来幼儿园需要的不只是会带孩子的老师,更是能设计劳动游戏课程、用智能工具开发启蒙项目、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设计师,只有提高个人技能,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,成为‘不可替代的我’。”

这番论述让同学们豁然开朗——劳动技能绝非简单动手能力,而是“知识迁移+技术创新+人文关怀”的综合素养。同学们用行动宣言回应时代期待:“我们要做技术洪流中‘有温度的创造者’,以系统化知识重塑劳动价值,用双手缔造不可替代的青春坐标!”

李大钊先生曾言:“人生最高之理想,在求达于真理。”而今日少年深知:真理不在云端,而在我们耕耘的大地上、打磨的时光里、创造的汗水中。

劳动教育理论课后,24学前14班的劳动实践刚刚启程。未来一周,24学前14班全体同学已蓄势待发,劳动的汗水会渗进非遗的蓝、陶土的纹,在春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的树。劳动的炬火,终将照亮我们奔赴山海的路标。

 

魏维老师讲解劳动权益

班级同学展开讨论

 

金美发表想法

 

(图明礼修身堂 文:学前教育学院郑佩怡)

 

版权所有: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:中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委员会
地址: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大学城渤海大道25号 邮政编码:063299  电话:0315-88320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