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导航栏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党团建设> 团支部建设
擎信仰炬火,照青春征程
发布时间:2025-03-07  点击量:
  “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国家!”百年时空交叠中,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在205教室上演。

情景启思 精神赓续

2025年3月6日,24学前14班在11号楼205教室召开了“勇于担当,协同创新”的弘扬大钊精神主题班会,魏维老师主持会议。

三位同学演绎的情景剧《火种》再现了1919年北大图书馆的觉醒时刻。金美同学饰演的李大钊推开风雪之窗,将油印传单高举成火炬,“沉睡雄狮的鼻息”震颤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。当全体同学齐诵青春宣言时,窗外的梧桐树影与百年前北大的飞雪在光影中重叠。

斑驳的煤油灯影与多媒体屏幕辉映,李大钊先生“我们就是光”的呐喊,点燃了新时代青年的赤子之心。这束光从百年前穿透至今,照亮的正是我辈担当之路。

观史明志 勇于担当

在观看了《道德与真理》片段后,魏维老师抛出问题:“百年前的先辈们为了寻找拯救中国的药方,不断寻找新的出路,那在和平年代,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担当使命呢?”

青年如何担当

在团支书的号召下,24学前14班寒假期间共14人参与“云支教”“爱心社”等多项志愿活动并获评优秀个人,8人参加“返家乡”等社会实践活动,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,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
志愿实践故事汇

在志愿故事汇环节,三位同学分别分享她们的寒假经历。

刘雨静在义工服务期间陪伴敬老院老人制作传统面食、宣讲孝道文化,在《论语》诵读中传递孝亲美德。

达瓦拉姆投身家乡环境治理,扫除积雪开辟道路,手持垃圾夹扮靓家乡,闲暇时辅导社区儿童学习藏文。

张子旭在云端支教中创新“积分换体育课”鼓励式教学法,用足球架起跨地域成长桥梁。

三位同学在志愿服务中淬炼本领、反哺社会,用青春力量诠释责任担当。

群策群力 创新致远

小组讨论环节,各小组围绕“班级或个人如何在本学期践行大钊精神?”这一议题展开讨论,并在纸上书写自己的想法和提议,小组讨论气氛热烈,同学们踊跃发言。

01创新提案

各小组将提案粘贴在白板上,派代表发言提出创新提案并说明理由,思维碰撞出丰富创意,围绕践行路径提出多样创新方案,展现出集体的智慧与热情。

02投票表决

全体同学从创造性、价值性、可实现性三方面进行投票,经现场投票,第三小组提出的“设计红色徽章比赛”“21天先锋计划”等系列提案以22票(超2/3)通过,团支书为提案小组颁发烫金书签。

知行并进 薪火永传

魏维老师以“扫一次雪、教一首歌、做一次志愿皆是担当”的生动诠释,为新时代青年标注行动坐标。

团支书现场宣布成立“担当创新小组”,将讨论中涌现的12项创意纳入实践清单。班会尾声,全班将写有实践承诺的便签贴成火炬图案,“大钊精神践行日志”正式启动。未来一年,这本日志将记录24学前14班的每一次实践足迹。

李大钊先生“铁肩担道义”的精神火种,已化作我们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。24学前14班全体同学将以今日为起点,在担当中锤炼品格,在创新中凝聚力量,让青春足迹与时代征程同频共振。李大钊先生若见今日少年,当含笑再言:“兹是光明,尽在尔辈!”

 

辅导员魏维老师主持会议

观看大钊生平视频

 

达瓦拉姆加入志愿服务队

 

为提案小组颁发烫金书签

 

(图明礼修身堂 文:学前教育学院郑佩怡)

 

版权所有: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:中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委员会
地址: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大学城渤海大道25号 邮政编码:063299  电话:0315-8832080